母亲的地图

[复制链接]
查看13757 | 回复3 | 2013-11-30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荷风 于 2013-12-13 19:53 编辑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论学历、仅初中毕业;论地位,一名普通的工人而已,但是,她却从我大哥18岁那年起便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地图,这习惯一直持续到她十四年前因病去世。

      一九七四年底,我大哥高中毕业参军,从此,我母亲的心便跟着大哥来到了部队。我大哥所在的连队多次换防,时而山区时而平原,时而城市时而农村、草原,由于念子心切,从未接触过地图的母亲,却买了一张不大的中国地图,经常和邻居王阿姨、潘阿姨(她们 的儿子和我大哥一起参军)趴在地图上戳戳点点,还拿着红铅笔划来划去,有时口中还念叨着,这是张家口,承德在这里·····。

    一九七八年春节,当我大哥第一次千里迢迢回家探亲时,终于见到了母亲和她的那张中国地图,凡是我大哥去过的地方,都被母亲用红铅笔重重地划上了圈圈或是描上粗粗的红道道,这是母爱的标记,这母爱,恰如这张地图——博大的情怀,浩瀚无边。于是大哥的眼泪随着地图的标记一起流淌······

    一九七九年,我大哥从部队考入了长沙的一所地方大学,母亲的目光随即便从北方移到了长沙,移到其毕业实习的广州······毕业后,大哥又回到部队后,母亲手中的红线又随之 划到了北方的太原,丰宁、通县、坝上、草原······。一九八六年,当我大哥转业回到父母身边时,母亲手中的中国地图又换成了世界地图,那是因为,我二哥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国外工作,他学 的是阿拉伯语专业,十几年来,中东北非,凡是通行阿拉伯语的国家,他几乎走了个遍。每到一个国家,母亲就拿出世界地图,找出那个国家的位置。母亲不仅看地图,还养成了收听收看国际形势的习惯,特别是中东地区的形势,她 格外关心,有时口中还蹦出几个对她来说十分新鲜的词句:“中东是个火药桶”、“什叶派”、“穆斯林”等等。有一年,某个中东国家出现战事,我二哥回国的航班备封闭,母亲急得寝食难安,直到一个月后,二哥转道别的国家回国,她才放下心来。

    多年来,我大哥和二哥先后少小离家,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的就是那一封封家信和那两张地图。尽管母亲去世十几年了,那一封封家信和那两张地图,我们仍然珍藏着。

    父母对儿子的那份爱,感天动地;而我们却不能在膝前尽孝,为“子欲养而亲不待”深深地内疚和自责。尤其是我二哥长期孤悬海外,与家人天各一方,爷爷奶奶、父母四位老人先后离世,他都在国外未能奔丧,成了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永远难以平复的创痛和遗憾。

   去年,我二哥又要出国,临行前,他特地回家一次,让我找出那份世界地图。睹物思人,看着地图上那一个个已经褪色的标记,泪眼朦胧。那不是普通的标记,那是母亲的心和儿女跳动在一起的心,永远散发着母亲的亲情和温暖。

     二哥走时也带走了这份世界地图,他说,看到它就像看到了咱妈,让她永远陪伴着我,给我幸福,保我平安!

     祝福我在天堂里的妈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椿樱海棠 | 2013-12-1 21: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母爱

点评

感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19:55
suncool | 2013-12-1 2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光荣 看着有同感
荷风 | 2013-12-13 1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