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原墙镇政府悉心珍藏50多年奖状

[复制链接]
查看18031 | 回复1 | 2013-1-23 15: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兴起,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58年太和县原墙人民公社(现在的原墙镇)就获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周恩来总理还亲自签发了奖状。历经50多年的风雨,目前这张珍贵的奖状已交由太和县文物部门进行保护。
        记者看到,这张奖状颁发于1958年12月,使用的还是繁体字。历经50多年的风雨,表面出现几处破损。
据介绍,原墙镇位于太和县城东北部,镇政府距县城15公里,是座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太和县志》记载 :唐朝在原墙设百尺镇,宋朝改名为万寿县,宣和年间改为泰和县,移县治于今天的太和县旧县镇,原墙镇改称玄阳集。
          时至清朝,因避康熙玄烨讳改为原墙集。1948年解放,历为原墙乡、原墙区,1958年成立原墙人民公社,1983年农村机构改革时撤原墙公社并入原墙区,1992年撤区并乡,改称原墙镇。1958年,因农村工作成绩突出,原墙人民公社被国务院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周总理亲自签发了奖状。历经沧桑,机构几经变革,但原墙镇政府一直珍藏着这张奖状。看到奖状因岁月侵蚀,出现破损,原墙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其捐献给文物部门。
据太和县文广新局局长李玉介绍,这张奖状属于“红色文物”,在该县尚属首件,对研究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史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特殊的历史意义。
        李玉表示,他们将把这张奖状报送省文物研究部门进行级别鉴定,做好技术性保护处理,以利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馆藏陈列

                                                                                                                                                         (转自:阜阳新闻网)
青青路人 | 2013-2-15 20: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图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